為持續推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深入實施河南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提升三年行動,11月1日,河南交通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河南交投”)與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舉行“十四五”專項養護工程融資合作簽約儀式。
交通運輸部將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重點部署、重點支持、重點推動,在“擴投資、促改革、保安全、優服務、強保障、抓示范”等6個方面取得了新的顯著成效。
在“新基建”背景下,新興技術與行業管理的融合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煙臺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煙臺公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通過技術創新驅動、數據賦能行業發展,推動公路網和信息網“雙網融合”,促進公路管理提檔升級,實現了“集約高效、共享協同、科學決策”的公路智能化管理目標。
“這次施工濟源首次采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工藝,修出來的路面由柔性轉為半鋼性,更結實耐用?!?0 月11 日,河南省濟源示范區交通事業發展中心養護科科長王建波早早來到國道 327線 西二環路段施工現場,查看工程進度。在現場,記者看到,有數十臺攤鋪機、壓路機、運輸車、銑刨機高效運轉,轟鳴聲此起彼伏,在機器周圍數名筑路工包攬細活,分工有序、各盡其責,人機協同作戰,呈現出一派繁忙有序、熱火朝天的景象。
為全面提升公路養護工程精細化管養水平,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贛州管理中心(以下簡稱“贛州管理中心”)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有力抓手,致力于通過微創新來實現高速養護工作的“降本增效”。
我國山區高速公路橋隧比高,且橋隧結構往往是交通關鍵節點,其瀝青鋪裝層耐久性對于交通安全和通暢影響較大,本文從橋隧瀝青鋪裝耐久性出發,探討橋隧路面“長壽命”的影響因素。
自2005年交通運輸部正式立項開展“重載交通長壽命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研究”,至今已近20年。國內許多科研單位、大學先后開展長壽命路面工程驗證和理論創新。針對當前現狀,本文將圍繞觀念澄清、工程驗證、理論創新三方面探討我國長壽命路面技術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最后將針對當前遇到的主要難點和技術挑戰予以說明。
近日,在內蒙古包(頭)茂(名)高速公路包頭至東勝段改擴建工程BMTJ-5標段建設現場,記者看到施工路段沿線擺放了一堆堆“碎石料”。這些“碎石料”是工業固廢——高爐礦渣,經過科技手段再處理,成了公路建設的原料。2022年以來,該項目已累計應用了400多萬噸高爐礦渣。這是內蒙古交通運輸行業在公路建設領域應用固廢的有益嘗試。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